⑷对模具主要成形零部件进行表面强化,以提高模具零件表面耐磨性,从而更好地提高模具质量。对于表面强化,要根据不同用途的模具,选用不同的强化方法。例如:冲裁模可采用电火花强化、硬质合金堆焊等,以提高模具零件表层的耐磨性和抗压强度;压铸模、塑料模等热加工模具钢零件可采用渗氮(硬氮化)处理,以提高零件的耐磨性、耐热疲劳性和耐磨蚀性;拉深模、弯曲模可采用渗硫处理,以减少摩擦系数,提高材料的耐磨性;碳氮共渗(软氮化)可应用于各类模具的表面强化处理。另外,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称为FCVA真空镀金刚石膜技术,能在零件表层形成一层与基体结合异常牢固又十分光滑均匀密实的保护膜,这种技术特别适合于模具表面保护性处理,也是提高模具质量的一种效果显著的方法。当然,如果制件属试制产品或生产批量相当小的话,就不一定非要进行模具零件的表面强化处理。
⑸模具的正确使用与维护,也是提高模具质量的一大因素。例如:模具的安装调试方式应恰当,在有热流道的情况下,电源接线要正确,冷却水路要满足设计要求,模具在生产中注塑机、压铸机、压力机的参数需与设计要求相符合等等。在正确使用模具时,还需对模具进行定期维护保养,模具的导柱、导套及其他有相对运动的部位应经常加注润滑油,对于锻模、塑料模、压铸模之类模具在每模成形前都应将润滑剂或起模剂喷涂于成形零件表面。对模具进行有计划的防护性维护,并通过维护过程中的数据处理,则可预防模具在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还可提高维修工作效率。罗百辉认为,要想提高模具的质量,首先必须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到对模具质量的影响,其次还须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模具的质量是模具企业自身实力的真实体现。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模具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产量、成本、新产品投产及老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企业产品结构调整速度与市场竞争力,因此经济形势对模具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无论是模具的设计者和制造者、制件的设计者,还是模具的使用者都应积极关心的问题。
张嘉敏说,而导致模具行业人才紧缺的另一方面原因是社会教育培训的相对滞后。他介绍,目前,中等技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操作工,不完全具备模具设计能力。一些高校虽然设立了模具专业,但受软硬件设施的限制,培养出的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欠缺。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模具培训班,由于缺乏规范的职业标准,教出的学员质量良莠不齐。
张嘉敏建议,政府应加强模具行业人才培养,加强校企融合,建设模具设计与制造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在校内参与实际生产顶岗,并引导企业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提高培养过程的企业化程度。要提高专任教师的职业技能及教学水平,形成定期下企业一线顶岗制度。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变化,更新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