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

如何有效提高压铸模具的寿命(上)

来源: 誉格压铸    人气:1549    发布时间: 2023-02-15 

压铸模具是一种重要的工艺装备,其使用性能的好坏,寿命的高低,直接影响压铸厂家产品的质量,更新换代的速度,技术经济效益和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因此,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研究如何提高压铸模具的韧化强度、缩短制造周期、提高质量、延长寿命。

根据有关资料,我国目前每年约消耗10万吨模具钢,其中属于合金钢的模具约6万吨,每年模具产值约20亿元,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但是,我们的现状是,选材不当,工艺落后,使用不合理,管理水平低,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生产发展形势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压铸技术水平的提高,高效率,高性能压铸机的出现,己使压铸生产由单机自动化,转向于多道工序联动操作,组成平行作业流水生产线。在这种形势下,如果由于模具寿命配合不上,就不可能协调一致地组织好生产进程,难以发挥压铸机生产效率高的最大优势,达不到最高的经济效益,甚至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模具的寿命问题,已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

如何有效提高压铸模具的寿命(上)

1.压铸模具使用寿命的定义

压铸模具由于受到了磨损,冲蚀、腐蚀及热疲劳等原因而导致变形、破裂、粘着、龟裂,在铸件上形成毛刺、飞边、脱皮、伤痕、划痕、粗糙以及尺寸偏差等现象后,不能再进行修复而在报废之前,所加工出来的零件数量,称为模具的使用寿命。对于模具本身来说,有其正常的寿命水准,如果一幅模具,通过精心设计,注意维护保养,正常使用的条件下,达到了国内外相比的相对寿命指标以后,出现的破坏,则属于正常的寿命范畴。如果是早期失效,则说明了现有的材料和工艺的潜力未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则应该查找原因,寻找对策。

2影响压铸模具寿命的因素

影响模具寿命的因素众多,既有外因也有内因。

外因指的是模具工作时的外界环境,其中包括:工作条件,设备条件,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被加工零件的材料,壁厚、尺寸,形状等等。

内因所指的是:模具本身材质的冶金质量、机械加工工艺规范、热加工工艺制度,其中包括毛坯锻造及热处理以及模具结构的合理性、工艺设计方案的先进性以及配合精度的确切性等等。如果我们对以上所提到的各个方面都处理得当,模具的耐用性会得到确切的保障。

3提高压铸模具寿命的基本途径

3. 1首先要选用优质的模具钢

压铸模具毛坯在锻造时出现断裂,或在淬火时出现工艺缺陷以及使用时降低其承载能力等,都与钢材的冶金质量发生密切的关系。

3. 2采用先进的毛坯锻造工艺

模具毛坯进行锻造有两种目的:首先是碳化物均匀分布,加热时阻碍奥氏体晶粒的长大,降低钢对过热的敏感性。由于均匀分布的碳化物硬度极高,显著地提高了钢的耐磨性和抗咬合能力,也增强了钢的塑性变形抗力。其次是形成合理的流线分布,使材料在力学性能上以及淬火变形的趋向方面,不会出现明显的差别。

3. 3精心设计压铸模具的结构

模具设计的内容极为丰富,可以从铸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着手。

由于铸件结构设计上的不合理,导致模具中存在着细薄的截面,成为断裂的根源。

斜度值的不合理,引起抽芯,开模或取件时的擦伤。型腔壁面交界处的倒角,稍有疏漏,造成应力集中裂纹。

浇注系统的设计中,在流向、截面积、压射速度等控制不当,造成对型壁或型芯的冲蚀。

金属液进入型腔后形成的涡流,由于涡心部分的流速为无穷大,对模面起到强烈的镂蚀作用,造成局部拉毛。

模具的刚度不足,由于片面地强调节约钢材,导致早期变形或断裂的情况,时有发生。

在各构件配合精度等级如选用不当,或者是由于有余隙的存在,引起导热率的下降,过早地产生热疲劳,或者是由于装配尺寸过紧,形成予应力,压铸过程中模具出现爆裂。

在现代的模具结构中已考虑采用快速顶出机构,在这里,一方面固然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的需要。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为了减少铸件的留模时问,为卸除模具材料的热载荷而设计的。

3. 4合金熔炼,保温过程中的有关控制

压铸模具型面在高速金属流的冲刷下,产生热冲蚀。凡是出现冲蚀的部位,都会使铸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有所下降,甚至于使该处与锌合金压铸件咬合,影响顺利出模。为此,控制温度参数,其中包括合金温度的掌握以及控制压铸模具始终处于热平衡状态,至关重要。

此外合金中的气体问题,在压铸这样一个高速、高压充型特定的环境下,随着金属液流的喷溅而产生爆裂,出现了对模具的气蚀问题,在型面上留下麻点,在这方面应予以重视。为此对合金进行精炼除气,一方面乃是出于净化合金液的需要,而在避免产生气蚀作用,防止模面上形成麻点也是有益的。

合金中含铁量的控制,对于防止粘模至关重要。在这个问题上,除了涂料能起到一部分作用外,合金中合适的含铁量的控制,值得注意。

3.5采用最佳的压铸模具热处理规范

作为压铸模具的材料必须具有较高的热强性和回火稳定性,这样才有可能获得高的热疲劳抗力和耐磨性。作为锌合金压铸用的模具材料,当前比较适用的仍是属于国内最为普遍采用的钨系高热强模具钢。其锻造性能好,在机械加工性能及热处理工艺性能上也较佳。但如果由于热处理工艺不当,在寿命问题上常常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其中以淬火与回火的工艺,尤其要求严格掌握,直接影响到模具热疲劳抗力,热强性和回火抗力。

目前大部分工厂对压铸模具所取的淬火温度为1050-1100 ℃,进一步提高淬火温度的呼声很高,但是也其有利弊。众所周知,随着淬火温度的提高,其有利方面如下:

1)更多的碳化物溶入奥氏体,将使淬火后的马氏体具有较高的回火稳定性,热强度,耐磨性和耐疲劳性能也均相应地提高;

2)一定程度上减少碳化物带状偏析,减轻了剩余碳化物对基体的切割作用。也改善了材料性能上的方向性,并使剩余碳化物变得更少、小、匀和圆态,提高强韧性。

3)使板条马氏体数量增加,提高强韧性,降低裂纹的扩展速度。

但是有其不利的一面:

1)晶粒粗化,使模具韧性下降。

2)模具更易变形。

3)模具表面更易氧化脱碳。

权衡利弊,对压铸模具来说,其主要失效形式是热疲劳和热冲蚀,因此高温强度,硬度和回火抗力比韧性更为重要,提高淬火温度将可进一步发挥钢材作为压铸模具材料的潜力,至于模具的变形和氧化脱碳,可通过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例如在淬火加热时采用两次预热,其目的是减少模具到温的时间差,缩短高温保温时间,以减轻由于高温加热而带来的弊端;又如采用二次分级淬火或等温淬火,则可减少变形:其他如加强盐浴脱氧或在有保护性气氛的箱式炉中加热,可避免氧化脱碳等。

标签: 压铸模具